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丁學良(資料圖)
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丁學良總是有著比常人更大的擔憂。
當前,中國經濟的各項指標都不容樂觀,因此,政府又開始寄希望予刺激政策出臺。包括長沙、廣州、貴州等紛紛出臺各種刺激方案,而令許多人擔憂的調結構似乎也戛然而止。丁學良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再通過這樣的財政刺激措施,將把之前已經出現惡性膨脹的很多問題再進一步的惡性膨脹。
他強調,通過刺激政策,只是把本應該通過結構性或制度性改革解決目前問題的這樣一個巨大機會和挑戰(zhàn),再用金融和財政的辦法來掩蓋和推遲,問題將變得越來越大。
“中國泡沫的破裂,它不是采取一次性的,而是像一個巨大的氣球,上面有很多幾個小孔,這些小孔不斷的漏氣,因為不斷的漏氣說明這個負擔是在那兒,漏到后來的時候,這個大氣球就變得再也起不來了,我想是采取這種方式,而不是嘭一下子就把它崩掉,這是中國危機一個主要的表達方式。”丁學良在接受和訊網獨家訪談時這樣擔憂表示。
以下為和訊網與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丁學良的對話實錄:
和訊網:目前中國經濟各項指標都不是很樂觀,而政府似乎又要啟動新一輪刺激政策,您如何看待政府應對經濟的這種選擇?
丁學良:這只是把應該通過結構性或制度性改革這樣一個巨大的機會和挑戰(zhàn)再用金融和財政的辦法來掩蓋和推遲。在這之前已經有好幾次有這樣的現象,由此而積累下來的,各級政府正式和非正式的財政漏洞,包括銀行的債務這些數字,無論是國內的學者、還是國際上學者的估計都在與日俱增。
如果在目前的情況下,再通過財政刺激,那只不過是把在這之前已經惡性膨脹的很多問題再進一步的惡性膨脹,很多學者,包括我本人都很擔心,像這樣一個龐大的負擔,最后只變成銀行的爛賬、政府的欠債債務等等,這樣一個嚴重的負擔最后要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才能把它化解?我想,這才是全國經濟的決策者和經濟的操作者要以一種很負責任的態(tài)度來對待。
我們都知道中國政府一屆一屆,按時要換屆,前一屆政府把很多問題留給下一屆,下一屆政府再把更多的問題留給下下一屆,最后都不是由政府來解決問題,最后還是中國普通的公民被迫來為這些累積下來的財政負擔買單。一想到這一點,我真的是為中國的13億的老百姓感到承擔不起。
和訊網:學者普遍擔心中國最重要的兩個問題,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地方債的問題。在您看來,如果經濟持續(xù)下滑,或者政府沒有控制好,會先從哪個方面開始刺破呢?
丁學良:刺破的可能性其實現在已經開始的。但因為中國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而且中國是國家的金融壟斷,這種情況下刺破以后不會像美國這種比較自由的經濟體那樣,以一種比較突然的方式爆發(fā)出來。
中國政府雖然對公開媒體報道敏感的問題有很多的限制,但是中國政府在內部是很注意收集一些所謂危機的跡象和信息的,這個我們都很清楚。所以,對它來講,中國現在銀行系統(tǒng)、各級政府正式和非正式的債務負擔有多大,他們現在是有底有數的,他們一直在采取很多的辦法來防止這些問題,在一個點上或者兩個點上造成失控性、爆發(fā)性的這么一種危機。
最后,中國泡沫的破裂,它不是采取一次性的,而是像一個巨大的氣球,上面有很多幾個小孔,這些小孔不斷的漏氣,因為不斷的漏氣說明這個負擔是在那兒,漏到后來的時候,這個大氣球就變得再也起不來了,我想是采取這種方式,而不是嘭一下子就把它崩掉,這是中國危機一個主要的表達方式。
和訊網:那今年其實政府在金融改革方面的力度很大,包括深圳前海、這將溫州的試點,這方面您如何評價?
丁學良:我想最重要的對中國本國的經濟體來講,像溫州這種實驗意義要更廣大,前海主要是做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國家和政府對金融的壟斷,以及對民間金融創(chuàng)新的限制,所以,如果說能夠把溫州這么多年來累積下來的這么多問題,以及有很多人為此而坐牢,有些人為此而逃跑失蹤,有些人為此而判了死刑、死緩,能夠把這20多年、30多年累計下來的教訓變成一個正面的法律和政策推出臺,我想不但對解決溫州的問題,而且對解決全中國至少三分之二地區(qū)民間的金融得到嚴重的壓制,或國有壟斷金融所造成的嚴重的負擔,這兩個問題能夠通過深度的、深化的、結構性、體制性的改革走出一條比較平緩的道路,這是我們的期待。
和訊網:現在討論非常熱的像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以及利率市場化,這三方面您認為該如何推進呢?
丁學良:這三方面最重要的是第三個,利率要逐漸市場化,因為人民幣國際化這一點現在已經走得比較穩(wěn)步了,這一方面我不是特別大的擔憂。中國政府對于怎么樣來應付來自于國際壓力這一方面有時候還是比較敏感的,因為國際畢竟大嘛,中國也是全球經濟非常重要的參與者和得益者,所以在這方面中國政府的反應不會太遲緩、太慢、太固執(zhí)。
但是中國政府對于來自于國內的壓力,常常反應是嚴重的滯后,有時候根本就不反應。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對整個中國經濟體健康走出目前嚴重的這種危機,更重要的一個改革就是利率市場化,只有利率市場化才能夠把過去二、三十年來,過幾年重復做一次,過幾年重復做一次,這種對于金融資本嚴重的浪費,我們能夠通過銀行利率市場化這一點才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改革,而不是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