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有一小飯館,小門小面,不引人注意。店門前的梧桐樹長得好,青枝闊葉,高大挺拔。望一眼,再望一眼,也就看到了幾個大字,若隱若現(xiàn),卻是小飯館的名——“開心廚娘”。陽光下,“開心廚娘”這幾個字,沾了金粉一般,念著,念著有溫暖泛過,這腳便忍不住邁了進去。
剛進店,一個愉悅的聲音耳邊響起。只見,一位五十開外略微發(fā)福的女人對點菜的客人說:“先生,您點的葷菜太多,對身體不好。去掉一樣葷的,加一樣青菜,好嗎?”不疾不徐的聲音透著親切,讓人想起老家的外婆,她也這樣說話,字字句句透著暖,有著讓人無法拒絕的和煦。
怎么會有店家勸顧客點青菜?這真是頭一遭聽說。想自己也常去飯館吃飯,每到一家店,無一例外,客人點的菜越多,越貴,老板臉上的笑容越是甜。剛才耳畔傳來的話,著實讓我吃一驚。這人是誰?窗外梧桐樹上的陽光,斑斑點點,投下無數(shù)疑點,不由側目看了看,一轉眼,卻撞進女人的笑容里,陽光一般。
找了位置,坐下,隨手翻了翻菜單,匆匆點了四個菜。沒想到服務員說的第一句話便是:“你只有兩個人,四個菜太多了,會浪費哦!”不禁瞠目結舌,這真是一家奇怪的店?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事。在她的勸說下,我去掉了其中的一樣。
趁著等菜的空檔,打量了一下這家飯館。小小飯館,窗明幾凈。幾張木質的桌椅,整潔有序。店里的幾個服務員忙碌穿梭,輕聲細語,長得不算漂亮,年齡也偏大,卻因為這時時溢出的微笑,一個個竟也顯出溫柔的模樣來。
一邊的墻被各色心形紙片覆蓋。一張紙片,一個“哈”,五顏六色的“哈哈哈哈哈”,花朵一般貼滿墻壁。每個“哈”字有嘴巴有眼睛,仿佛是一張張笑臉,親切和暖。另一面墻貼著一張張顏色淡雅的愛心卡,一排又一排,整面墻猶如春天的草原密密散落著花。走近細看,每朵“花”上都寫滿著密密的留言。都是顧客給老板娘留下的。不同的字跡,不同的話語,都表達了一致的溫暖,一樣的感動。
等待的過程有點漫長。女兒開始不耐煩,嘟著嘴唇,有點不悅。但一抬頭,見電視機轉角掛著一個可愛的小熊,小熊的右側貼著一句話——因為每份菜都是現(xiàn)炒,速度有點慢,您要有耐心哦!女兒又樂得咯咯笑起來。
上菜了,家常模樣。干干凈凈,賞心悅目。味道很難得。清淡,但很有味。我和女兒都吃得很香。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多年前的小村莊,吃到了外婆用灶火炒出的菜。剎那間,時光穿越而去,竟忘了身在何處。
女兒小,吃飯向來散漫。吃著吃著就玩開了。我只得拿起湯勺,一口一口喂。老板娘過來了,溫和慈祥的暖意,在笑容里盛開。
“小姑娘,你猜猜該叫我什么?”女人蹲下身子,笑瞇瞇地問女兒。
“阿姨!”女兒脫口而出。
“不對,不對,你再看看我!”女人變魔術般從身后口袋里掏出眼鏡戴上。
“阿婆!”女兒改口。
“小姑娘,真聰明。這么大的人了要自己學會吃飯哦?!崩习迥锢^續(xù)和我女兒聊天,“你要是自己吃飯,阿婆送你一只小熊!”
“謝謝阿婆!我知道了!”女兒望著老板娘手里精致的小熊,一口應下。
老板娘和我女兒的交流,如一幅畫。
我在這忽然而至的融洽里,止住沒說一句話。我生怕一說話,就破壞了這份溫馨。女兒開始大口大口地吃飯。老板娘臉上的笑意更濃了。臉上的細紋舒展著,如一尾尾生動的魚。
老板娘在不同的飯桌前穿梭。一會兒勸說這邊的顧客少吃葷腥,一會詢問那邊的顧客味道如何。小小的飯店,菜香語歡,到處都是一場場快樂的聚會。因了老板娘,客人們吃得更加津津有味,更加其樂融融。
大家都喊她開心廚娘。
那天,老板娘送了女兒一只小布熊,送了我一塊自制的肥皂。老板娘說,他們把煎炸帶魚剩下的油全部用來做了肥皂。他們的店,油每天都是新鮮的。
我想,下次,我和女兒還會再來的。不是因為小布熊,不是因為肥皂。
我相信,很多人的想法都和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