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新聞網(wǎng)8月13日訊 (記者 宋世秀 通訊員 李媛媛)村里的人畜飲水是否能正常保障?村里受災最嚴重的是什么?主要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村民以后的生活會不會受影響?8月9日,帶著這些問題,副市長劉樺帶領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深入到慈利縣苗市鎮(zhèn)栗樹村察看災情。
栗樹村是劉樺的建設扶貧聯(lián)系點。該村以柑橘為主導產(chǎn)業(yè),大面積種植柑橘、棉花等經(jīng)濟作物。劉樺一行來到栗樹村的田間地頭,詳細詢問了人畜飲水的保障情況,柑橘、棉花、水稻等農(nóng)作物的受災面積,以及村里的抗旱自救設施。入旱以來,該村的柑橘受災嚴重,目前特早熟和早熟已基本失收;250畝棉花受災180畝;并有五個組的100多戶300余人出現(xiàn)人畜飲水困難。
劉樺指出,當前栗樹村的抗旱救災必須將重點放在解決人畜飲水問題上,確保人民群眾安全飲水。對于受災嚴重的相關農(nóng)作物,他要求有條件的盡力抗旱,無條件的盡快做好下半年改種準備。隨后,劉樺一行還前往慈利縣白龍煤礦、省道S304線慈利段東陽渡大橋及聯(lián)絡線工程,開展高溫作業(yè)安全生產(chǎn)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