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视频91,久久国产厕所拍精品盗摄,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亚洲一级aⅴ在线播放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湖南新聞

大面積畝均增產目標為何僅兩三公斤

2025-06-27 10:04:59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作者:  閱讀: 張家界日報社微信

    湖南水稻種植面積、總產居全國第一,但單產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大面積畝均增產目標為何僅兩三公斤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胡盼盼

    6月26日,岳陽市屈原管理區(qū)開闊的田野間,稻穗微垂,正在努力結實、灌漿。一群農業(yè)人圍在田邊,潛心鉆研增產技術。

    這是全省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現場會的現場。來自全省70多個市縣農業(yè)農村局局長集體“充電”,虛心向專家、種糧大戶取經。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實現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

    全省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現場會。本文圖片均為胡盼盼攝

    作為產糧大省,湖南糧食播種面積已達7100多萬畝。在湖南人均耕地僅為全國平均數的60%、復種指數比全國平均數高出0.73的情況下,湖南糧食播種面積可以說達到了“天花板”。省農業(yè)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建球稱,湖南糧食產能提升只能依靠大面積提單產。

    “從實際情況來看,湖南糧食單產的提升空間確實很大。”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告訴記者,湖南水稻種植面積、總產居全國第一,但單產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居全國第18位。以早稻為例,湖南平均畝產比相鄰的湖北省低25公斤左右。

    屈原管理區(qū),早稻已灌漿。

    柏連陽算了一筆賬,如果湖南每畝糧食增產2公斤,按照7100萬畝面積來算,一年就可以多產14200萬公斤糧食。按照一個人一年300公斤的糧食需求量,就可以多養(yǎng)活40多萬人。

    平日里,不少示范田測產,動不動就比往年增產幾十公斤。為何湖南推進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目標只是每畝提高兩三公斤?

    “在示范片里,畝產增加50公斤都不難,但要在全省大面積畝均增產兩三公斤,難度很大?!卑剡B陽坦言,一方面農民種田水平參差不齊,不少農民還是按照老方法、老習慣,對科學方法接受度不高。另一方面,現代農業(yè)經營主體以規(guī)?;N植為主,缺乏精耕細作。

    當然,也還有不可忽視的客觀自然條件,限制了單產提升。湖南氣候多變,水情復雜,自然災害風險高;“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面積少,山丘區(qū)田塊小,不利于機械化作業(yè)。

    全省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現場會。

    盡管難度不小,結合省情農情,湖南摸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實現路徑。屈原管理區(qū)先行先試,成為我省乃至全國水稻大面積提升單產的示范樣板,今年兩次被農業(yè)農村部推介。

    省農科院為屈原管理區(qū)提供全周期的全套技術指導,與2022年相比,2024年該區(qū)全域水稻畝均增效153.38元,核心示范片早晚稻均增產超50%,中稻增產近20%。

    像屈原管理區(qū)這樣整建制推進全域單產提升的縣市區(qū),今年湖南要打造38個。王建球稱,針對各地地形、氣候等條件不一,湖南采取“一縣一方案,一縣一團隊”的方式,把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綠色防控等增產關鍵技術推廣到整縣、整鄉(xiāng)和整村。

    屈原管理區(qū)惠眾糧油合作社育的晚稻秧苗。

    “一旦這些關鍵技術落實到位,增產效果自然就明顯?!卑剡B陽表示,“六增兩控”的技術集成模式,是經過多年試驗、結合湖南農情總結出來的針對性舉措。

    例如,僅集中育秧增壯苗這一舉措,增產效果就很明顯。不但能有效規(guī)避“倒春寒”的影響,還能為晚稻爭取更多生育期。今年全省早稻生產基本沒有出現爛種爛秧的情況,成熟期比往年提前了3-7天,為晚稻留足時間,給全年雙季稻豐產打下良好基礎。

    可喜的是,單產提升正在多地從點向面擴大。例如,長沙市“四高”(高標準、高技術、高產量、高品質)推廣面積 200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的80%。常德市實施“三級聯片、四級辦點”模式,雙季稻高產示范區(qū)達110萬畝。



    返回欄目[責任編輯:張家界新聞網]

舉報此信息
進入張家界新聞網微站